|
|
浏览:243次 时间:2025/1/2 13:05:20 |
 |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制定规则不仅仅是为了约束,更是让孩子们能更快适应新环境,养成可以受用终生的好习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不善于表达,活泼好动,自觉性差,凡事都必须有老师手把手来教,快速熟悉规则、应用规则是新班级制度建立的第一要务。
我采用了以下几点帮助孩子们快速形成规则意识。
1.善用口令,高频掌握。
我们班的口令主要分为:课堂口令、学习口令、放学口令、路队口令等。
课堂口令有:
坐姿,端正
请安静,我安静
小嘴巴,不说话
小眼睛,看老师
小耳朵,认真听……
学习口令有:
手指准备,准备准备
小小书本立起来,我就立起来
请你跟我读,我就跟你读
请你听我说,我就听你说
请你翻到第x页,我就翻到第x页
请你指住第x题,我就指住第x题……
放学口令有:
一五班,听口令
一清,清桌面
二整,整书斗
三捡,捡垃圾
四摆,摆整齐
出教室
上厕所站路队
路队口令有:
一五班,到
立正 ,一二
小嘴巴,不说话
小眼睛,看前面
小小手,拉伙伴
小脚丫,踩直线
通过口令的练习,孩子们能迅速集中注意力,明确当下该完成的事情,效果立竿见影。
2.练习坐姿,要求具体。
对于学生们来说,坐得住才能认真听课,否则不但课堂秩序混乱,孩子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借助“头正肩平背直足安”“小小手叠叠放”的口令一步一步地练习,从一分钟到两分钟,逐次增加时长。用“小眼睛看老师”“敲黑板讲重点”要求,提醒孩子上课盯紧老师,及时跟老师互动,去培养孩子专注课堂,有效学习的能力。
3. 关注卫生,常抓常管。
卫生是班级的门脸,也是一个班级凝聚力的体现,需要每个孩子去参与和保持。对于班级的卫生,一年级我分成了四个阶段来实现管理。
第一个阶段:老师打扫,学生保持。刚入学的孩子还没有打扫卫生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来打扫,学生来保持,划分每个孩子的卫生保持范围,每节课前检查,不整洁不放手。
第二个阶段:学生打扫,老师辅助。开学一个多月以后,通过我录制打扫教室的视频,和周末家务作业的布置,教会学生打扫卫生的方法。通过手把手的指点和“一拉二扫三推四扫”口令的练习,让学生学会自己打扫卫生。
第三个阶段:学生打扫,学生管理。培养卫生监督员,每天对班级的卫生进行检查,利用学校晚间“日评日省”对卫生保持较好的和保持不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点评,让学生养成对自己负责的好习惯。
第四个阶段:学生保持,全员监督。最理想的状态是不用打扫卫生,通过班队会课和学校卫生检查,培养大家维护良好环境的意识,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
4.收纳整理,拒绝拖拉。
有些孩子的书兜特别的乱,需要的东西找不到,书兜满得往外涌,极度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从新书本发到手,就教孩子整理书兜,归置书包,能快速拿出放回书本,每周也会检查孩子们的书兜整理情况。同时跟家长沟通,晚上睡前让孩子学会检查整理书包,不丢三落四,切勿包办代替。
二、关注个别差异,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1.求同存异,理解尊重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性,新学期刚开始,难免有个别孩子难以适应环境,他们不一定用语言来表达,更多的是以外在行动表现出来。比如,在正式课堂中会制造出一些声音,难以安静,或者是小动作特别多。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学会理解孩子,学会共情。另一方面,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最好私下沟通,亲自示范。
2.及时进行正面评价
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表扬必不可少,特别是第一周,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都希望在老师眼中是一个好孩子。所以,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孩子们进行随时随地的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小孩子一看到谁受到表扬了,自己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主动跟着做得好的小朋友学习。比如,早上走进教室:“哇,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发现鑫漪和于宸在认真的读书呢,他们不仅声音洪亮,而且坐的特别端正呢,左手压书,右手指字,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呢,老师要奖励他们一朵小红花。(声音要大,带点动作如摸摸头,贴纸贴在额头上),这个时候许多小朋友就都会自觉读书了。老师可以多准备一些贴纸等小奖励,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就给孩子贴上。贴贴纸是一种有效的表扬方式,孩子们刚刚从幼儿园出来,幼儿园很多时候就是这么评价的,这样孩子会很快适应新环境新节奏。
三、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好的班级只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对学生的全部教育任务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会注重与家长的合作,在平时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会及时、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共同教育孩子。家长们也都非常信任、理解、支持我的工作。总的来说就是多向家长反馈,其实二者要进行双向反馈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反馈内容两个方面:
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②老师所做的一些工作
通过反馈,向家长表明他们在家中需要做哪些辅导工作以及根据孩子在校的表现应该怎么对孩子查漏补缺。其实,只要是关注孩子的家长,老师的工作态度和用心他们都感受得到,很多家长还是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一起督促孩子学习,我们的工作也会开展的更加顺利!
通过以上的实施,帮助一年级孩子快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也让我的班主任的工作更加高效和有成就感。
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也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作为班主任,我们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班级管理”这项工作既复杂叉简单,它需要我们的耐心、细心和爱心。所以我们更应该心中的爱,眼里有光,蹲下身躯,倾听每一朵花语,用行动诠释着“班级管理,从爱出发”的信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