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这条路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出息”。
但是家长们绝对不能静待花开,因为孩子的教育是有期限的,很多事情一旦错过便不在。
要知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家长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父母想要养出一个优秀且自律的孩子,可以试试人民日报推荐的这些方法,越早管住孩子的这 6 点,孩子的成才之路会少很多阻力。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好成绩是帮出来的,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1. 管好孩子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按时预习、复习。
2. 管好孩子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锻炼身体,遵守时间的规矩,要求孩子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家务劳动。
父母前期重视习惯培养,孩子后期学习更省力。
人的差距在阅读,阅读的差距在家庭。
没有书香氛围的家庭,别指望他们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
不阅读的孩子,就是潜在的差生;不合格的父母,教出不及格的孩子。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就是勤翻书,常阅读。
阅读,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孩子来说,都是最好的补课。
1. 陪伴阅读:家里沙发旁、床边都放几本书,有条件可以专门设置阅读角,或者放置大书柜,并且在空闲时陪孩子一起阅读。
2. 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层出不穷,家长培养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
最好的教育,就是孩子和父母共同在阅读中成长。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不要制定多个目标,要明确一个目标并且全力出击,这样才能化解难题,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1. 目标设置要适当、明确和具体:适当就是不能过高或过低;
明确是指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不能空谈;
2. 设置目标完成激励机制:适当的奖励是孩子开启下一阶段学习的动力,奖励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一顿大餐,表现出认可孩子最近的努力。
父母教会孩子制定计划、拆解目标,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也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孩子能够获得多大的成就,取决父母在教育路上扮演何种身份,做出何种选择。
如果父母扮演引领者,并因材施教,孩子便能展翅高飞。
如果父母扮演决策者,且独断独行,孩子只会毫无主见。
请家长们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1. 发掘潜力:鼓励孩子接触多方面事物,才能发现孩子兴趣所在,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热爱的事情。
2. 提前规划:利用孩子的长处和优势,结合孩子的兴趣,做出提钱规划。
“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管理好自己的身体,不要透支健康。
1. 远离“垃圾快乐”:家长多陪伴孩子,以身作则,防止孩子沉迷“短暂快感”。
2. 坚持锻炼:鼓励孩子每天坚持锻炼,爬山,是一个不错的亲子运动项目。
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道出了天下父母内心中最质朴的声音:
知识改变命运,孩子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书本的厚度。
1. 努力读书:教会孩子明白:读书那几年的自律赢得了今后的自由。
2. 积极向上:自信,是孩子成功的密钥,生活中,家长要用乐观的心态熏陶孩子,让孩子拥有遇事不放弃的韧劲。
请告诉孩子:你今天的积累,才会换来明天别人的望尘莫及,该奋斗的年纪不能选择安逸,把握当下,用力奔跑,才能改变人生。
转自《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