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社区家长网校
  新闻综合
  政策法规
  专家讲坛
  心灵驿站
  学科辅导
  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劳动教育
 
  视频百花园
 
 
 
  社区家长网校
首页 > 社区家长网校 > 专家讲坛 >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孩子的言行是教育的灯塔
浏览:187次 时间:2023/3/9 14:57:50

两艘演习的战舰在阴沉的天气中航行了数日。一天入夜后,其中一战舰船桥一侧的晾望员忽然报告:“右舷有灯光。”船长询问:“光线是正逼近还是远离?”晾望员答:“逼近。”这表示对方会撞上我们,后果不堪设想,船长命令信号手通知对方:“我们正迎面驶来,请你船转向二十度。”


     对方答:“不,建议贵船转向二十度。”

    船长向信号手下令:“告诉他,我是船长,叫他转向二十度。”

    对方说:“我是二等水手,贵船最好转向。”

    这时船长已勃然大怒,他大叫:“告诉他,这里是战舰,让他转向二十度。”

    对方的信号传来:“这里是灯塔。”

    原来如此!船长这才立刻转了道。



故事感悟




我们随着这位船长经历了一次观念转移,这位船长因视线不良而昧于实情,但观念一旦转移,整个情况就完全改观。其实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好比置身于浓雾中的船长,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理智、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孩子的成长,没有认清孩子的思想、行为的真正实质,只顾发号施令,在家庭教育上转移观念对父母而言同样重要




家庭情景示范


图片


    小文的爸爸有一天对他说:“在没有把你弄乱的地方整理干净之前,你不准吃晚饭。”小文断然拒绝收起他玩灯塔了一地的玩具,爸爸看着他没有动,又严肃地告诉小文,如果他不收拾玩具,将得不到晚饭。小文想到没有晚饭吃,便歇斯底里地号陶大哭,但还是没有收拾玩具的意思。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场权力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当父母给孩子下了最后通柴“不收拾玩具就不给吃饭”,那么父母们就置身于家庭教育的浓雾中。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教育目的往往是用成年人的权威来压制、命令孩子,让孩子必须按着大人的思维方向和指令去做。在父母与孩子的权力斗争中,孩子是弱者,是思维和行动的被迫者,下通躁的父母往往是只顾着权力之争,而没有认真去思索事件的实质


    如果小文真不收拾玩具,就让他去吃饭,父母可能会失去威信。孩子以后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相信父母呢?孩子的第一次权力斗争的胜利是否会让他一如既往地与父母抗争呢?事实上,凭良心,小文就是不收拾玩具,爸爸也不能不让他吃晚饭,总不能为了收拾玩具,而拿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来作为权力斗争的赌注吧!


    类似的威胁总是他惯用的手段,可对使用这手段的爸爸来说,这是一种两难的境界。每当他使用这种手段时,他和孩子之间的问题总是不能很好的解决,所以爸爸思量着要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那他应该怎么办呢?


    爸爸决定改变方法。他放弃强权意识,走到小文身边,轻轻地抚摸他的肩膀,解释说:“刚才的话并没有经过思考,爸爸做得不好,我确保小文一定会有晚饭吃。”


    小文渐渐平静下来,能够听爸爸解释他的意图了:“把玩具收拾好,才能腾出地方吃饭。”在最后通牌解除后,小文能解决问题并思考了。他提议,暂时把玩具放在一旁,等晚饭后自己并不饿时,再把玩具收拾起来。爸爸很乐意地接受了他的妥协,也意识到了这不仅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办法,而且也是一个互相保全面的办法。



理念启迪




   成人与孩子之间保全面子的问题,总是与权力斗争相关。很多的父母认为,与孩子之间进行意志斗争时不应该失败,因为觉得成人才是命令发放者,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输给孩子就意味着损害了自己的尊严。可试问:“父母的尊严难道就比孩子们的更重要吗?”小文爸爸在随后事件的处理方法中,他既考虑到了自己的尊严,也顾及到了孩子的自尊,他决定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将毫不犹豫地退出,他不想牺牲孩子的自尊来突出自己的重要。他从这次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中受到了鼓舞,他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增强孩子的自尊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教育目的之一。”


方法剖析

爸爸在与小文的斗争中,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从而教育方式、方法也发生了改变。这些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具体体现在:


1、尊重孩子。一切强权的手段都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是积累和加重问题。小文的爸爸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尊重孩子的解决办法。只有尊重孩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尊重孩子才是解决问题的开端。


尊重的关键词是:承认错误,轻轻地抚摸,坐在旁边


2、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不同时期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联系一些抽象的问题,就像小文一样,他不能很好地构建出收拾玩具与吃饭之间的关系,没有成人的引导也不会明白玩具占领了吃饭的地方。


了解的关键词是:2~5岁的孩子的生理特点是不能联系和理解抽象问题之间的关系。


3.感受孩子的想法。小文他只注意到爸爸的话语:“不让他吃晚饭”,所以才号啕大哭。爸爸能及时理解感受到孩子的内心想法给予行为和语言上的安慰,并告诉小文:“晚上一定有饭吃!”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感受的关键词是:“晚上一定有饭吃”


4、引导孩子。告诉孩子收拾玩具的原因,引导着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引导的关键词是:收拾好玩具才能腾出吃饭地方,倾听孩子说话,接受孩子的建议。



结束语




    希望船长的故事能给您带来觉醒。在家庭教育上,如果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冲动让您不能去看待孩子行为的实质,如果你用强权意识,那么你不妨想一想二等水手的那句话“这里是灯塔”。孩子的童真语言、童趣行为往往就是教育孩子的灯塔是教育孩子的起点和航标。请您不要不分情况地发号施令,请您及时转移您的观念,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那么您就会改变您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只有这样家庭教育的大船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


转自《不输家庭教育》

 
上一篇:习惯养成/孩子作业拖拉原来是这些原因 下一篇:粗心马虎能治不?能
 
  友情链接
中心校地址:江苏省扬中市中兴路50号 电话:0511-8832149s5  后台管理
© 2019 扬中三茅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扬中市三茅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20669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