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社区家长网校
  新闻综合
  政策法规
  专家讲坛
  心灵驿站
  学科辅导
  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劳动教育
 
  视频百花园
 
 
 
  社区家长网校
首页 > 社区家长网校 > 专家讲坛 > 习惯养成  
 
粗心马虎能治不?能
浏览:231次 时间:2023/3/3 14:55:41

1



导语


说起马虎,爸爸妈妈们真是咬牙切齿又束手无策。有一句话,可能每个爸爸妈妈们都说过——我家孩子挺聪明的,题目都会做,就是马虎。如果改掉了马虎的毛病,成绩肯定能上去。

可是,怎么改呢?一般来说,爸爸妈妈们的做法如下:

🔹苦口婆心、引经据典讲道理,一遍遍地耳提面命“认真,认真,再认真”。

🔹信奉“熟能生巧”。马虎就是因为掌握得不牢靠,那就找来各种题,多做题,反复做。

有用吗?除了让孩子烦躁不已、更加不爱学习,好像没什么用。

想解决马虎问题,我们先要看到马虎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那马虎背后又是什么?我们来一起来听听凌想老师怎么说。

粗心马虎能治不?能!10:44

2


主要内容

马虎,与其说是一种毛病,不如说它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

🔹大脑发育的生理特点

🔹学习能力的问题

🔹学习习惯的问题

看清了马虎的来源,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了。田田妈妈是我的好朋友,她用了两年时间解决了孩子马虎的问题,孩子的数学成绩也从倒数几名变成了前几名。她运用的方法,就是在有意无意中解决了这几方面的问题。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吧。


数学老师开出的第一个药方:阅读。

一二年级时,田田的数学属于中等,田田妈妈也没太在意,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直到二年级时的一次数学考试,田田考了全班倒数几名,一向很淡定的田田妈妈这下不淡定了,她赶紧和数学老师联系,询问该怎么办。幸好,数学老师是个很负责任的老师,她给田田妈妈分析:咱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上课听讲的习惯。我观察到田田上课还是比较认真听讲的,这方面应该没问题。

第二,写作业的习惯问题。田田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完成情况也还不错,说明平时用心学了。

第三,我们再来看看田田的试卷。你看,好几个丢分比较多的地方。都是因为没读懂题,漏掉了题里的一些条件,所以才做错了。

这也和孩子的年龄有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能力还没发展起来。就会出现读题没读明白、漏掉重要信息的情况,这个问题随着孩子长大,会有所改善,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所谓功夫在诗外,想解决马虎问题,先要从阅读做起。

数学老师给田田妈妈开了一个“药方”: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让孩子多读书。田田妈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就照方抓药。每天拿出30分钟作为阅读时间,母女俩一人一本书,看完交流心得。一个学期下来,田田累计看了几十万字——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到了三四年级,田田的阅读能力大幅提升,已经很少在审题环节丢分了。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因为每天阅读,田田慢慢爱上了阅读,作文写得越来越好,多次被当作范文登在校报上。


数学老师开出的第二个药方:运动。

那天,数学老师还开出了一个让田田妈妈没有想到的药方:让孩子多运动。原来,低年级的孩子出现丢字落字、抄错数、多一笔少一笔这些问题,看起来是马虎,其实和大脑发育不够成熟有关。通常情况下,眼睛看到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处理信息,再发出指令给手指。这个过程对大人来说太熟练了,几乎是自动化反应。而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接收视觉信息、发出动作指令都要有一个反复练习、熟练的过程。

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通过肢体的活动、对各种情况的迅速辨识、处理,可以刺激大脑相关部位神经元的连接,对于提升记忆力、专注力和自控力非常有好处。小学阶段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所以,与其把孩子困在书桌前收效甚微,不如带他(她)一起去狂跑,去疯玩。

田田妈妈有个最大的优点,她认定的事情,就会坚持做下去。明白了运动对孩子的好处。她每周都要抽出几天时间,带田田下楼跑圈,或者打球、跳绳、骑车,母女俩经常玩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周末的时候,一家人经常拿出一整天的时间去爬山。一开始,要四五个小时才能爬到山顶。到后来,一个半小时就爬到了。

田田妈妈说,要说运动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倒没看到。但是,这两年下来,感觉田田的专注力提高了,可以很长时间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田田妈妈是个非常有心的妈妈,善于观察和总结,除了老师开的药方,她针对田田的情况又做了两件事。

田田妈妈的第一个妙招:不再给孩子检查作业。

她不再给田田检查作业了,改为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因为她发现,如果家长帮着检查作业,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反正一会儿妈妈也会给我检查,写错了也没关系,检查出来了我再改。这么一想,心态免不了就浮躁了,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就容易敷衍潦草,差不多就行,出错率就高。

家长一检查,就觉得这孩子太马虎了——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抄题都抄不对!所以,田田妈妈告诉田田,以后妈妈不给她检查作业了,她要自己打草稿检查验算,如果做错了没检查出来,那也只好挨老师批评了。

习惯了妈妈给检查作业,一下子变成自己检查,田田当然不干了,又哭又闹又磨妈妈。田田妈妈想出了一个主意:过渡阶段,每天你可以选三道拿不准的题让妈妈帮忙检查。这个听起来还可以接受,田田同意了。


刚放手的那段时间,情况比以前更糟糕了,田田的作业错得一塌糊涂,被老师批评了好几次。田田妈妈知道,重新建立秩序,这是必经阶段。她硬忍着,坚决不再插手检查作业。一两个月后,情况开始好起来。田田慢慢习惯了做完作业自己检查,正确率也大大提高了。更重要的是,田田意识到了做作业是她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

当然,妈妈也会暗中留意田田的作业情况。有时候学了新内容,田田掌握得不太好,妈妈也会帮她一起分析思路,找规律,找方法。这样,孩子就会感到妈妈并不是完全不管她了,妈妈还是爱她的,会在她需要的时候拉她一把。


田田妈妈的另一个妙招:草稿要工整。

田田妈妈要求田田做题要有草稿,草稿要像作业一样整齐。哪里有问题,就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来,检查的时候就会重点关注。

田田妈妈是理工科出身,她自己因为这个习惯受益匪浅。草稿写得工工整整,一方面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有助于加深对题意的理解。另一方面,很多马虎就出现在验算的时候,比如,抄错数字,对位没对齐,写得潦草,自己写的自己都看错了……草稿工整,可以避免上述问题,还能养成孩子认真细致的习惯。通过具体的技巧外化孩子的思考路径,有助于形成清晰的思路,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这些办法看起来平淡无奇,但田田妈妈一直坚持这么做下来,田田上三年级时还不太明显,从四年级开始数学成绩就明显赶上来了,一直保持在班里前几名。田田妈妈很庆幸,在田田二三年级的时候,用对了力气,该放手的放手,该抓牢的抓牢,用两年时间帮田田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进入了一个良性的轨道,现在就省事多了。马虎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田田还有了好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好的身体,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为自己负责的责任感,相信自己能做好的自信心。

选自图书《妈妈都懂的心理学》

作者简介

凌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年文摘》特邀心理成长导师,专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


3


知心话



如果只看到马虎问题本身,想尽办法消灭症状,结果会越弄越糟。如果提升了认知高度,看到了马虎背后的成因,从根上入手,使巧劲儿,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自《全国少工委》

 
上一篇:父母课堂/孩子的言行是教育的灯塔 下一篇:寒假最后几天,帮孩子补一补这7个好习惯
 
  友情链接
中心校地址:江苏省扬中市中兴路50号 电话:0511-8832149s5  后台管理
© 2019 扬中三茅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扬中市三茅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20669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