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存在以下困扰:
孩子沉迷手机、厌学;
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磨蹭;
缺乏自信心、不懂感恩;
生活自理能力差;
……
作为家长,我们竭尽全力,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却忘了有那么一句话: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
教育是习惯的养成。心理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工作、学习的好坏,有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
研究发现,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健期的问题。3—12岁,是儿童心理快速、协调发展的时期,是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因此被称作是家庭教育的十年有效期。
“如果有一本‘养儿说明书’,我一定重金买下!”
前段时间,一位妈妈发在朋友圈的文字,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是啊,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物品,都会附带一份完整的说明书,比如,手机、电脑、冰箱、洗衣机等,只要按照说明书去做,就能够顺利完成使用。
只是,孩子出生时,我们找不到说明书。
因为“不了解”而盲目“操作”,难免会造成伤害,或者产生误会、发生冲突,引起一场又一场的家庭矛盾。
《人民日报》曾发文,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陪”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好习惯“陪”养方案,是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长成长课堂》开发的,一套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指导家长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围绕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往、做人四个方面,有效陪伴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的系统性实操课程。

每个主题的好习惯“陪”养方案包括:
养成工具:好习惯养成实操手册,义方亲子学堂学习卡,行为提示图,习惯之星徽章。
陪伴指导:30天群内双师陪伴指导,每天学、做、思、评、期五个环节,5次线上直播交流,一份习惯养成测评报告+一次专家报告解读。
好习惯“陪”养方案也是一套简便易行的“操作工具”,还配套了效果检测系统,让家长告别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凭感觉、凭经验、随“大流”教育孩子的现状,边学边用,家庭教育效果可见。
细心的你,可能会注意到,这是一份好习惯“陪”养方案,而不是“培”养。
“陪”,是陪伴。家长和孩子,互为陪伴,彼此滋养。
我们“陪”着孩子,养成一个又一个好习惯,为孩子的人生创造更多的可能;孩子“陪”着我们,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弥补不足和差距,不断完善和提升。
字写错了,可以重写;
图画错了,可以重画;
开车走错路了,可以掉头重新走;
而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可逆,也不能重来。

好习惯“陪”养方案,开家庭教育先河,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成人教育的特点,以“陪”养好习惯为核心,通过专业实用的“养成工具”,以及30天群内双师“陪伴指导”,让家长们在教育上不走弯路,助力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