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抱怨,随着年龄增长,原本听话、孝顺的孩子慢慢变“坏”。
有的家长说:“最近孩子不知道怎么了,迟到、旷课,学习成绩一直在往下掉。”
还有的家长说:“天天打游戏,为了要钱买游戏装备,经常和我们吵。”
在小学高年级,孩子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家长我们要谨防孩子厌学。下面,跟随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信息工程博士、埃里克森国际教练学院认证教练、国内青少年潜能教练陈娜老师来看一看,需要我们怎么做。
小学五年级相当于小学阶段的分水岭,升入五年级,学习难度开始加大、作业量增多,很多孩子都会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对学习的掌控感被削弱;五年级的孩子即将面临小升初,他们都期待能进入一所不错的初中,家长和孩子都特别在乎成绩。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甚至斥责、打骂孩子,就意味着孩子要承担来自父母、老师、学习、作业、成绩、自尊心等多方面的压力。内外压力下,孩子极大可能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自尊意识比低年级时更强,更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扬。有的孩子因为自身的限制,在学习、活动等方面的表现不突出,很少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或赞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长期发展下去,会从外界寻找刺激。
每个孩子都想取得好成绩,当发现自己努力了,成绩却一直上不去,孩子会给自己贴上“我不行”、“我是学渣”之类的标签,并逐渐产生绝望的心理,而沉迷游戏、打架斗殴会变成他们释放情绪的选择。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需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学习成绩。成绩是孩子学习的结果,是孩子检验自己学习过程的工具,如果家长特别关注成绩,因为孩子成绩好而开心,给各种奖励,或者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训斥,这样会给孩子压力,同样会给孩子错觉,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是在为了家长学。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有了理性思维能力,严厉、权威就只能起反作用,这个时候要多启发、多引导,多问一些具有启发式的问题,少给答案,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学业压力较大,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言行不一致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变坏了,此时切忌上纲上线、切忌批评打骂,而是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从情感方面来讲,父母的粗暴会使他们越来越叛逆,道德水平越来越糟糕;而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则会使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从而使孩子的道德水平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