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社区家长网校
  新闻综合
  政策法规
  专家讲坛
  心灵驿站
  学科辅导
  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劳动教育
 
  视频百花园
 
 
 
  社区家长网校
首页 > 社区家长网校 > 专家讲坛 > 家庭教育  
 
小学高年级: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养成教育
浏览:212次 时间:2025/1/2 13:01:25

9—12岁的孩子正处于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时期,自我意识增强,情绪处于突变期;思维的发展开始从形象思维逐渐转向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本阶段孩子的教养主要应从自觉性、意志力,控制情绪、青春期教育几个方面出发。

图片
图片

一、培养9-10岁孩子的自觉性

九岁的孩子,大多已升入四年级,在认知理解能力、自控能力、秩序感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发展,对待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改善。从儿童能力发展规律来看,9-10岁是孩子自觉性发展的起点,也是培养的关键期。但是这个时期孩子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常有有依赖心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想着让爸爸妈妈帮忙;对学习的安排,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磨磨蹭蹭,总是要父母催促再三;和同学在外玩乐时,经常忘记时间,不按时回家……如何让孩子消除依赖性,自觉积极主动规划学习生活,成为9—10岁孩子的关键教养之一。

首先,家长应该学会“放手”,相信孩子有些事情是可以自己完成的,不要一手全部包办,要让他在家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找到自己用武之地,如浇花、扫地、洗衣服,倒垃圾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此外,多鼓励孩子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今天我是小当家”活动、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小区回收月饼盒活动……家长可以从旁指导,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让孩子从实践中学到做事的技巧和与人沟通等方法,从中获得成功感和自信感,从而自觉规划一些事情。

其次,培养孩子自觉性时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生活中,孩子总会有不自觉的时候,这时家长应当以委婉的语气指出。例如,当他被子没有叠好就出门时,家长可以说:“相信整理床铺对你来说是没问题的,请你花一两分钟完成它。”当他光顾着看电视,不做作业时,你可以说:“先做作业再看电视,先苦后甜,不是更好吗?”语气应尽量以启发性用语言为主,言简意赅,不要喋喋不休,不要在大庭广众下数落孩子的不是。这样非但不能让孩子警醒,还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深深的伤害。当然,若发现孩子做得好或有进步时,应当及时给予肯定。

最后,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父母要有统一的教育思想、一如既往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引导孩子养成自觉性。假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因一点困难就轻易就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就付之东流了。

图片


图片

二、培养10-11岁孩子的情绪控制力

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发期,一般在10岁左右,这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崛起,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似的。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总以为我自己才是对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一情况,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烦恼逐渐增多。例如,他们会因为考试考差了而落落寡欢;会因为和同学口角几句而闷闷不乐;也会因为被人误解了而愤愤不平;更会因为父母或老师一个批评的眼神而低声哭泣……家长们可能会认为,这些只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有必要如此在乎吗?但事实上,正是这些看似无关重要的的事情,使孩子的情绪就产生波动。因此,家长要密切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弄清原因,帮助孩子平稳过渡。

其次,要允许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孩子情绪受到影响时,会很容易表现出的悲伤或愤怒等情绪。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懦弱,不够坚强,就会责备孩子。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应当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得到适度的发泄,他的心情会逐渐恢复平衡。作为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情绪,教会他如何合理地宣泄情绪。例如,当他生气、烦躁时,可以让他深呼吸一阵子,或者回房子静坐一下;当他伤心、难过时,不妨让他哭出来,并在旁安慰;当他郁郁寡欢、不知如何排解时,不妨鼓励他进行跑步、打篮球等做运动……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好办法。

当然,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逐渐提高控制自己情绪能力。要想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下面这个一个案例可供参考。

这是一个家庭为了更好地处理情绪控制而定下的家庭公约: 

第一,遇到情绪激动时,不要说话,马上到房间里静坐一会。家庭的其他成员不能去询问,或对他的行为做出任何的评判。

第二,情绪激动的人可以通过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发泄情绪,如出去骑车、打篮球,散步……

第三,等情绪稳定了,要主动告诉大家他情绪变化的原因,大家一起分享感受。

这个约定非常有智慧而且实用,家长们可以尝试这个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家庭中,母亲平和的情绪是孩子教育成功的关键。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最直接的,母亲情绪的好坏也会使孩子的情绪发生变化。遗憾的是,在很多家庭里,母亲自己的情绪自控能力非常差,面对孩子时要么整天扯着嗓门对孩子大喊,要么充满焦虑和浮躁,这样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怯懦、缺乏自制能力等性格特点。孩子出现问题时,母亲内心必须平静下来,先把自己的情绪先调整好,然后再与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情绪的控制力不仅表现在遇事冷静上,还表现在克服不良情绪。9-10岁阶段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如何引导孩子克服不良情绪,也是家长值得思考的又一关键问题。引发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习的难度和深度增大,孩子在学习上感到吃力,部分孩子缺乏自觉性,又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体验不到成功感;二是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令到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并且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他们会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又能怎样呢?”等问题。所以,当父母督促他学习时,他就会感到厌烦,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艰苦、很无趣的事情,甚至认为他是在为父母而学习,尤其当学习有困难时,就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这时,父母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快乐地学习。首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如和孩子共同商量在家订立设立“今天是数学日”,“语文小俱乐部”等活动,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讨论交流,从中教给学习的方法;也可以出几道容易的题目,让他轻而易举地完成,然后再调整作业的难度,让孩子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对孩子学习的评价应重在过程与学习态度等,只要孩子的学习一直在进步,并尽他的全力就好了。总之,原则就是要对孩子鼓励,少抱怨;多表扬,少批评。其次,让孩子学会寻找榜样,学会自我激励。家长应根据孩子根据的特长和爱好,帮助孩子在班上或者在书上选择值得他们学习和追赶的对象,使他们以此为目标,鞭策他们不断前进。还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自我鼓励:“我会成功的,相信自己,我能行!”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

 
上一篇:家教 | 小学高年级孩子厌学,不可掉以轻心,建.. 下一篇:不要过度共情你的孩子!
 
  友情链接
中心校地址:江苏省扬中市中兴路50号 电话:0511-8832149s5  后台管理
© 2019 扬中三茅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扬中市三茅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20669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