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躁的社会背景和焦虑情绪中,不少家长迷失了养育孩子的方向,忘记了孩子的成长节奏和规律。家长过度焦虑既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也不可避免地对亲子关系带来伤害。
焦虑对孩子的伤害影响大,但我们家长要怎么样做才能缓解教育焦虑呢?

尊重孩子改变自己才能消除焦虑家庭教育,想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和帮助,家长就需要放下焦虑。下面三点就是让家长放下焦虑的正确方法。
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节奏,被催熟的孩子和反季节食物一样,虽能带来一时的惊喜,但终究会产生副作用。合格的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学会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剪掉属于孩子的翅膀。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放下焦虑,相信孩子,并努力自我成长。
降低期望值并不等于撒手不管,而是做智慧型的家长,既保持应有的理性,又要相信孩子,放手让他试错。家长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分类管理:哪些是烦人但不讨厌的,哪些是值得鼓励支持的,哪些是必须禁止的。这样归类后,家长会发现孩子很大一部分行为都是属于烦人但不讨厌的,大都可以忽略不计,情绪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家长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学习优秀的家庭教育理念,并应用到和孩子的互动模式中。如果家长不学习也不成长,想当然地教育孩子,很有可能事与愿违甚至南辕北辙。
目前家庭教育的症结,家长不是管少了而是管得太多了。家长如果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科学的家教理念,又保持相对的定力和审辨能力,用乐观向上的心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了。
每个孩子,都有他天生自带的闪光点,也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时区。我们过度评判、过度干涉,反而忽视孩子的优点,扰乱孩子的节奏。父母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是好的,相信他的未来也一定会好。你相信什么,便会得到什么。

与其盯着孩子,不如成长自己。成为父母,自我成长同样是一门必修课。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也同样不要忘记,父母也要跟上孩子的脚步,和他一起成长。比如,孩子写作业时,我们也可以看看育儿书、学习一门技能、一门语言......让孩子看到父母努力成长的样子。
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一辈子的影响。当我们能够活出最好的模样,孩子也会引以为傲,并欣然接受父母的引领。因为,在他心里,父母是自己最好的榜样。当你成为一道光,他自会追光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