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社区家长网校
  新闻综合
  政策法规
  专家讲坛
  心灵驿站
  学科辅导
  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劳动教育
 
  视频百花园
 
 
 
  社区家长网校
首页 > 社区家长网校 > 专家讲坛 > 家庭教育  
 
什么是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习惯很重要!
浏览:383次 时间:2025/1/7 15:32:50

学习习惯,简而言之,是个体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


这些习惯不仅影响着学习效率,更在深层次上塑造了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图片


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为了当下的学业成绩。


更是为了他们长远的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构建。


图片

什么是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规范的解释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的行为方式。


简单来说,学习习惯是一种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习惯。


即一种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是自觉的、自动化的。


那么,如何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动化行为方式呢?


就像我们学习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不敢上车。


图片


后来敢上车了还摇摇晃晃,就算是骑上了,也不敢看别处,也不敢和别人说话。


但是时间一长,骑车就成了一件非常自如的事情,还可以单手扶车把,还可以边骑车边聊天。


这都是我们在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骑自行车的各项动作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了一种自动化行为方式。


其实就是“习惯成自然”。


图片

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孩子们从幼儿园的自由探索逐渐过渡到系统的知识学习。


这一转变要求他们具备更强的自律性、专注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孩子更有效地吸收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无效学习的时间浪费。


更重要的是,这些习惯将伴随孩子一生,成为他们面对未来挑战时的重要武器。


例如,定期复习的习惯能让孩子更好地巩固所学,避免遗忘;


主动提问的习惯则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批判性思维。


图片


图片

培养哪些学习习惯


01
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设定固定的学习时间和任务量,有助于孩子形成规律的学习生活。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比如每天晚上的7点到8点是学习时间。


或者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题和阅读任务。


通过这样的安排,孩子会逐渐习惯在特定时间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02
动学习的习惯


鼓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问、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参与讨论、进行小实验或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鼓励他们先尝试自己解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复习与预习的习惯


复习是巩固记忆、加深理解的关键步骤,而预习则能让孩子提前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制定复习和预习计划,比如每周五晚上复习本周所学,周日预习下周内容。


通过长期的坚持,孩子会形成良好的知识循环体系。


04
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份时间表,将每天的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合理安排。


同时,要教会孩子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来优先处理,确保时间的有效利用。


家长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来激励孩子按时完成任务,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05
有效笔记


做笔记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听课或阅读时做好笔记,将重要知识点和心得记录下来。


同时,要教会孩子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规范的格式做笔记,避免过于冗长或混乱。


还可以让孩子在家中常备一本字典或参考书,以方便随时查阅知识点的详细信息。

 
上一篇:怎样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下一篇:教育就是,父母多一分鼓励,孩子多一分底气
 
  友情链接
中心校地址:江苏省扬中市中兴路50号 电话:0511-8832149s5  后台管理
© 2019 扬中三茅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扬中市三茅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20669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