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每次考完试,家长带孩子分析错题,孩子要是说“我不会”,家长就如临大敌,觉得孩子是不是上课没听讲,或者哪部分知识不懂又不问老师。
孩子要是说“我太粗心了”,家长就松一口气,相信孩子是有“实力”的,只是这次没考好而已,于是只叮嘱孩子“下次注意”。
慢慢地,孩子也觉得做错题是粗心导致的,轻易地为自己开脱,忽视背后的真正原因,下次照样犯同样的错误。
粗心是高分的拦路虎,也是低分的挡箭牌,家长千万不要忽视。
那“粗心”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01 “审题没看清题干要求,就开始答题了”
所以,认真读题看似浪费时间,其实最省时间。
02 “原本会做的题,考试的时候做错了”
对策:认真对待小测,尝试讲解题目。
03 “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的时候错了”
对策:多看书,多练题,多总结。
当孩子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自然就有底气面对考试。
04 “算对了,答案抄错了”
草稿纸,真的“草”不得,上面满载孩子的解题思路。
粗心只是一种习惯,只要想改,就一定能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