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刚升上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会遇到很多问题, 常常会听到家长们这样的一些抱怨:
“孩子做作业时,连题目都读不懂,每天题都要给他读一遍”
“孩子看图写话,就写了一行就没了,让他多阅读,很多字都不认识”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孩子识字量太少了!
为提高识字量,家长的做法大都是,会在墙上贴满字画,要求孩子每天都要读多少页书,时不时还突然问孩子这个字怎么读,搞得孩子整天提醒吊胆,除了机械式的背,毫无兴趣,甚至会造成孩子抵触学习的心理。
那家长又应该如何去让孩子对识字感兴趣呢?
欲速则不达?小心错过“识字黄金期”
识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一个家长都不会否认。
儿童识字教育是有一个最佳学习时间的,即我们常说的“识字黄金期”。错过这个时期,孩子后续的学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育儿专家指出:
2-8岁是儿童的语言敏感期,也正是识字的黄金期。这个阶段,如果孩子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识字训练,他在未来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将会如鱼得水。
而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
儿童若不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00;若5岁开始学习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10;4岁开始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0;3岁开始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5~130。看来幼儿学前识字是可以有效提高其智商的。
因此,孩子在一二年级就要把识字量给提高了,错过了这个黄金期就太吃亏了!
我们知道,阅读多的孩子,语言能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强。那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识字。要是孩子认字不多,怎么在阅读中找到“黄金屋”、“颜如玉”,怎么在知识中自由遨游,怎么汲取知识的养分呢?到了一二年级这个阶段,课本上的内容主要是认字,孩子识字量大,学起来就会更轻松,能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后写字默写都不在话下。低年级时期,有着独属的右脑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下,他们的右脑相较于左脑而言更发达,想象、记忆、创新等能力也非常惊人。在识字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将字形、字音同实物直接联系起来记忆,比成人通过逻辑记忆要容易。这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因此,孩子识字潜力巨大,并且远比模仿说话、学习写字要容易得多。同时,我们的汉字是具备象形美的一种文字,这就更加有助于孩子的识记。低年级儿童是精力旺盛的,每天都有用不完的力气。同时他们也是兴趣广泛的,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而研究显示,人的视觉的关键期,最敏感的是在出生的半年内,一般认为可达 4-5 年,甚至更长。”因此,识字正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用不完的力气和兴趣,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海洋。对孩子来说,在阅读中识字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因为它为孩子提供了语境,不会像单独学生字那样使孩子感觉到枯燥和困难,反而能使其充满兴趣和信心。也就是说,只要方法正确,孩子的识字之路其实利大于弊,并不会如部分家长担忧的那样是“负重前行”。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学研究的开创者——陈鹤琴先生,曾这么说:“能够识字是儿童所迫切要求的。”而根据众多对儿童大脑的研究发现:“2-7岁是孩子识字的敏感期。错过这个关键阶段,后续的教育就不能呈现最佳效果。这说明,孩子的“识字黄金期”是有限的,也是不可逆的。因此,无论从内因还是外因来看,2-7岁的孩子都已具备识字的条件,识字教育越早开始越好。想提高孩子的识字量,需要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同时采用恰当的方式,如通过游戏、视频、工具书等。为此,我们联合多名一线语文教育和育儿专家,倾心打造42节动画视频课——专为3-8岁低年级儿童设计,集合了识字、语言表达、美学启蒙等多种功能的《给孩子的第一门识字动画》,孩子学习起来无负担且见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