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放暑假,无形中将孩子分成了两种人。
一种是「放纵型」,胡吃海喝,生活懒散,放开了玩,电子产品不离手。
一种是「自律型」,规划假期,按时作息,坚持学习,不间断提升自己。
不一样的假期,就有不一样的结果,人生从来都是公平的。
所以每当学生和家长问我:老师,暑假应该怎么过呢?
我的回答一直没有变: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好。
自律起来,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假期是一块试金石
拉开孩子间的差距
去年,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暑期托管班。
结果发现放假之后,孩子和孩子之间真的不一样。
学习自觉的孩子,根本不用老师怎么管。
来到课室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读课外书,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相反,那些学习不自觉的孩子,早就松懈下来了。
一整天都在玩,不是跟同桌聊天,就是在课室里乱跑,或者干脆拿出手机打游戏。
自我控制,就是一场和懒惰的博弈。
十几年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3000名学生做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暑假结束后的新学期,优等生学习成绩会进步;
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会把上学期学过的知识忘了大半;
中等生没有明显变化,实际上已经落后优等生一大截。
每一个长假,都是一道分水岭,也是一块试金石。
自律与不自律的孩子,未来将会出现两极分化。
有调查发现,暑假学习的学生只占所有学生中的67.5%。
这个数字的真相,是孩子一天天的松懈终将演变成落后。
学习本身就是逆水行舟,只要稍微松懈,就会随波逐流。
还有数据显示,寒暑假《王者荣耀》的峰值DAU屡创新高。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在假期放纵的孩子。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最终也一定会让你痛苦。
尼尔·波兹曼说过: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孩子每一个虚度的假期,都是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

放纵懒散的孩子
今后必将一败涂地
很多孩子都认为,自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他们早起时感觉很疲累,翻开书本就会打瞌睡,做习题时感到枯燥乏味,背书背单词时只说不会……
如果不能忍受眼前的痛苦,将来好的成绩、好的人生全是奢望。
说一说发生在我身边的两个故事。
有一个男孩,读初中时沉迷手机游戏,最终没考上普高。
他来到一所职校,身边的同学都不读书,很早就开始混社会。
在学校里打架斗殴,在学校外惹是生非,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
他开始害怕了:“我该怎么办,我感觉我的人生一片黑暗!”

还有一个女孩,读高中时不好好听课,敷衍学习,最终落榜了。
只有高中学历的她,被迫进工厂打工,上车间组装零件。
每天重复一样的工作,超负荷工作十几个小时,割伤了手还不能休息……
她终于后悔了:“如果让我回到过去,我一定会好好读书!”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你终将为自己的不自律付出代价。
正如知乎上的一个提问:不自律的人生是怎样的体验?
最高赞的回答一针见血:被命运反复羞辱,毫无还手之力。
吴军博士说过:“向上的路注定是艰难的,而向下的大门永远敞开,不辛苦就会面临阶层下滑。”
如果你想要好成绩,那就放弃懒惰,好好学习;
如果你想超越别人,那就利用假期,奋起直追;
如果你想逆袭翻身,那就从自律开始,然后享受自由!

优秀从不靠天赋
而是靠长年累月的自律
自律,是一个孩子的顶级实力。
哪怕你天赋再高,只要你不严格要求自己,所谓天赋也不堪一击。
但只要你坚持努力,坚持自律,坚持到底,就会赢得整个人生。
浙江大学有一名学生李贝尔,曾经遭遇两次退学。
200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浙大,可上大学后,他经常无故旷课,整日打游戏,最终因为学分不够被劝退。
他不甘心,在复读后再次考上浙大,可依然没学会自律,再一次因为沉迷游戏被劝退。
就这样,李贝尔白白蹉跎了近十年。
聪明并不代表什么,它可以让你功成名就,也可以让你一事无成。
唯有自律,才能让你变得更优秀,活得更高级。
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上,一个特殊的90后女孩感动全国。
她叫江梦南,半岁时因意外双耳失聪,从此只能用眼睛“聆听”世界。
在父母的帮助下,她学会了唇语,学会了摸着喉咙学说话,学会了比别人多花百倍的功夫学习……
江梦南凭借二十多年的刻苦努力,成为家乡小镇里唯一一个考上985大学,最终成为清华博士的学生。

她从无声的世界里突围,心中始终响着嘹亮的号角。
如果奇迹有名字,那一定就是“自律”。
作家赫胥黎说过:“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
时间是最公平的,你怎么利用每一分一秒,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你有多自律
就有多幸运
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话:
20岁的贪玩,造就了30岁的无奈;
30岁的无奈,导致了40岁的无为;
40岁的无为,奠定了50岁的失败;
50岁的失败,酿造了一辈子碌碌无为。
吃不了自律的苦,就要受平庸的罪。
只有前半生自律的人,后半生才能自由。
就好像专科逆袭清华博士的朱宏宇。
他曾经是一名“学渣”。
中考后只能读中专,后来去了职业技术学院就读。
但他心里是不甘的。
于是一边读专科,一边自考本科,一边准备研究生考试。
上千个日子里,学习成了他生活中的唯一,图书馆成了他的乐园。
终于,他顺利考上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研究生。

在读硕士期间,他完成了三篇SCI论文,连最难的雅思也考到了8分。
现在,他准备攻读清华大学电机系,成为一名准清华博士。
每个人心中都有成功梦。
而自律,就是追梦人稳操胜券的筹码。
就像朱宏宇所说的:
“积土成山,厚积薄发,
战胜自己,战胜他人。不要害怕失败,
持之以恒,努力在当下,成功在未来。”
所有的逆袭,都是有备而来的。
世间哪有什么天才,不过是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自律,坚持了常人不能坚持的,才有了后来的卓越成就。
亚里士多德说过:“最终决定我们成为怎样一个人的,正是日复一日坚持的事情。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请告诉孩子:
与其以后撞得“头破血流”才来后悔,不如现在抓紧时间悄悄拔尖。
成功青睐的,永远都是那些自律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