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社区家长网校
  新闻综合
  政策法规
  专家讲坛
  心灵驿站
  学科辅导
  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劳动教育
 
  视频百花园
 
 
 
  社区家长网校
首页 > 社区家长网校 > 专家讲坛 > 习惯养成  
 
伤害孩子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一天到晚宅在家里
浏览:331次 时间:2022/6/23 10:35:44

有人说:“这是一个宅文化盛行的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减少了人类接触自然的机会,一台手机几乎就能解决所有的生活问题,人们变得越来越宅。

有时候,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家待上几天,体验各种“云生活”:云办公,云辅导、云买菜......

孩子的生活也受到影响,尤其是户外活动时间大大减少。

对成年人来说,宅,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太宅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的成长发育需要有更多的机会去到户外,接触更为广阔的世界。

孩子一天到晚宅在家里,影响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长期宅在家的孩子,身体体质会变弱

孩子长期宅在家,缺乏适当的户外活动,身体健康的影响最为明显。

首先,近视风险增大。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近视?

不爱出门的孩子。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在 2020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 52.7%。

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则到了80.5%。

孩子们的近视问题,不仅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低龄。


近视不仅是电子产品的锅,连续性用眼过度才是关键,如果没有足够的阳光下户外活动,就会增加孩子近视发生的风险。

丁香医生曾经发文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儿童时期户外强光下活动时间的增加,可以明显降低患近视的风险,并能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的发展。

只要孩子不在屋里,而是在太阳底下,甭管干什么,都可以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

幼儿园和小学是预防近视重点年龄阶段,一定要重视户外活动,多带孩子去晒晒太阳。

其次,户外活动太少,也是孩子体质越来越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常听身边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一辈不如一辈”。

这话虽然听着很夸张,但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如今孩子的日常生活比从前“安静”了许多,生活除了繁重的课业压力之外,被打游戏、上网、看电视等屏幕时间占据了,户外锻炼少了,身体健康难免受到影响。

澎湃美数课曾经做了一项数据分析显示,过去30年,我们的孩子不少体能指标都在亮红灯。

如果让出生于不同年代的中国男生同场跑一次1000米,现在的孩子可能会惨败。


图片来源:公众号“澎湃美术课”

让孩子走出钢筋水泥的“牢笼”,去到户外,对增强孩子的体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孩子在户外奔跑、运动、竞赛,对孩子的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统等身体发育得到充分的锻炼。

最后,孩子大脑发育也会因户外活动不足而受到影响。

经常有家长跟我们抱怨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其实这也与孩子每天的运动量有关系。

孩子出门多动动,记忆力、专注力都会增强。

美国曾有一个叫“零时体育计划”的分组测试显示:每天到校后先运动再上课的孩子,上课更专注,情绪更稳定,学习效果是不运动孩子的2倍。


《运动改造大脑》一书的作者也提到:“强健肌肉和增强心肺功能只是运动最基本的作用。运动最关键的作用是强健或改善大脑。

运动给身体提供了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而这种刺激为大脑创建了一种环境,这种环境使大脑能够做好准备、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学习。”

孩子在家接触的图像、视频、音频比较多,感官体验就变得非常单一。

而在开放的户外环境中,有着丰富的感官刺激。

空气、阳光、树木、花、鸟、鱼、虫......可以触摸、聆听、观赏、细闻,这种感官体验是任何电子屏幕都无法取代的,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长期宅在家的孩子,心理素质容易变差

很多人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的孩子太脆弱了,心理问题成几何级增长。

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呈现出肉眼可见的低龄化、普遍化趋势。

父母苦思不得其解:明明生活越来越好,怎么孩子反而不快乐了呢?

我们忽略了,如今孩子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独生子女家庭带来的高关注度和高孤独感、学业压力带来的高竞争感、唯学习论带来的无意义感,加上家长本身的成见与焦虑,让很多孩子内心不堪重负。


最绝望的是,孩子们与大自然疏离了,户外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

以前的孩子,就算在家里受了天大的委屈,转头找几个小伙伴,到外面疯玩一会,很多痛苦能够悄无声息地化解。

户外活动的时光,让孩子天性和自由得到了释放,帮助他们顺利摆脱焦虑和压力的困扰。

但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他们长期待在家,也不容易找到同伴,处于慢性压力之中,各种兴趣慢慢丧失,很容易有心理问题。

去年,一个准5年级孩子的暑期计划表上了热搜,密密麻麻的安排中,没有一项是户外活动。


图片来源:微博

孩子就像鱼缸里的小鱼,没有片刻的玩耍自由,其压力可想而知。

户外活动,永远是孩子释放坏情绪最好的“解药”。

日常生活的户外活动机会太少,对于孩子保持情绪健康有害无利。


孩子的童年记忆,不应只在钢筋水泥之间

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让无数的大人怀念童年。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孩子们却可以玩得很开心。

一根皮筋,几个弹珠,几张纸片就能玩上一天;池塘边捞蝌蚪、制作捕网去抓蜻蜓,连蚂蚁搬运食物,孩子都能看上半天。

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就像是天然的“教材”,让每一个孩子尽情地观察这个世界。

现在的孩子也会有属于他们的童年记忆,但是我想,这份记忆不应局限在百把平方的家,他们有权利拥有更为真实且广阔的世界。

正如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曾说:“对于孩子来说,自然的面貌是多种多样的:一头初生的牛犊,一只宠物的出生与死亡,一条年代久远的林中小路,荒地边上的一块神秘湿地。

虽然面貌各异,自然总是能给孩子一个更为广阔辽远的世界,这既不同于父母给予的亲情世界,也不像电视那样会“偷走”孩子的时光。

无论是出门游玩、交朋友还是呼吸自然的空气,都是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这两年,因为疫情,居家隔离成为一种常态,但这并不影响家长对户外活动的重视。

让孩子走出家门,不光孩子要动起来,家长也要付出。

带孩子出门玩往往很累很麻烦,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不仅要随时看着他,还要与他偶尔的不配合周旋。

然而这种折腾,是很值得的。

孩子在户外多听、多看、多接触不同的事物,获得了丰富的感官体验,体会宇宙之大,生命之微,看看真实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子,这一切,书本是教不了孩子的,需要他亲身体验。

有的父母嫌麻烦,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最后孩子失去的是社交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认识世界的机会......

宫崎骏老爷子就说过:“世界上重要的事情,大多都很麻烦啊。”

育儿也是一样。

父母甚至要比孩子更加努力,才能让孩子成长的脚步走得踏实有力,走向更好的未来。

趁着孩子小,一定要多花点时间陪伴他,走出家门,去冒险,去体验,去探索世界。

转自《钱志亮工作室》

 
上一篇:钱志亮:孩子间发生冲突,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 下一篇:​这4种“无效陪伴”,比不陪还伤孩子
 
  友情链接
中心校地址:江苏省扬中市中兴路50号 电话:0511-8832149s5  后台管理
© 2019 扬中三茅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扬中市三茅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20669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