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社区家长网校
  新闻综合
  政策法规
  专家讲坛
  心灵驿站
  学科辅导
  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劳动教育
 
  视频百花园
 
 
 
  社区家长网校
首页 > 社区家长网校 > 专家讲坛 > 家庭教育  
 
假期“心”攻略,健康“心”成长——心理健康调适指南
浏览:277次 时间:2025/1/7 8:31:27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假期“心”攻略

健康“心”成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即将迎来期待已久的假期,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轻松、愉悦、身心健康的假期,解放小学阳光辅导站为同学们、家长们呈上“心理健康调适指南”,快来查收吧!愿每位同学、家长都能在这个假期中收获满满的快乐与成长。

图片



图片

学生篇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正确对待期末成绩

     期末考试是这学期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与总结,但远远不是终结。面对期末成绩,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时候,我们需要积极面对,理性宣泄。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情绪合理地表达和宣泄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哭泣、运动等方式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也可以向同辈家人、朋友倾诉自己的感受和烦恼,互相安慰和支持。

图片

02

 学习亲子沟通技巧

     假期时,同学们会有很多的时间跟父母待在一起,这既增加了美好时光,同时也容易产生冲突与矛盾。面对矛盾冲突,首先,同学们需要注意和父母沟通时的语气,给予他们尊重。其次,要多用语言诉说内心真实的情绪、想法和需求,少用不合适的举动表达情绪,提升自己的沟通和表达技巧。当情绪出现时,可以这样说:“我现在很难受,请让我冷静一下,我们等会儿再谈这件事,可以吗?”最后,希望同学们无论和父母的沟通是否顺利,都不要关闭跟父母的沟通渠道,每一次的摩擦或冲突都是成长的契机,让我们学习相互理解、共同成长。

图片

03

 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 

1.设定明确的目标

    在制定学习计划和锻炼目标时,确保目标具体、可行并具有挑战性。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我们保持动力和专注力。

2.培养自信心

    积极参与学习、课外活动和社交场合,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通过成功经历的积累,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3.学会应对压力

在面对压力时,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考。同时,建立良好的应对压力的社交支持网络。

4.培养乐观心态

    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于心理韧性的培养至关重要。学会从困境中寻找积极的一面,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持积极预期。

图片

04

健康饮食,坚持运动

     春节将至,想必大家家里都早早准备了许多美食。美食固然诱人,但健康的生活需要合理的饮食,防止暴饮暴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春节期间要注意三餐规律,适量饮食。身体是一切的基础!运动时可以分泌比较多的内啡肽,不仅让我们强身健体,还能帮助我们保持着积极的状态。因此也倡议各位同学在假期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每一天。

图片

05

保持觉察,调整情绪

     当消极情绪出现时,先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然后尝试去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你可以和家人朋友倾诉,采用写日记、绘画等方式,恰当地宣泄心理困扰;或者选择适度运动、欣赏音乐、阅读书籍、自我暗示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也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深呼吸放松法、蝴蝶拍、正念冥想等,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保持积极的心态。

图片



图片

家长篇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家长以身作则  合理引导娱乐

     在孩子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休闲娱乐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正确、健康使用各类产品。想要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尽力做好,家长也不能成为“低头族”。同时电子产品管理中,需要注意采取温和、亲切的态度,避免引发亲子冲突。

图片

02

融洽家庭氛围  先情绪再事情

     家长要尽量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善于觉察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情绪波动时,给自己设定一个“情绪暂停期”,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减少亲子冲突。同时,家长们也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当孩子有情绪时,不要急于沟通和解决问题,尽量保持平静,允许孩子用独处、呐喊、捶枕头等方式去发泄,在不断尝试中,陪伴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方式,引导孩子学会调整情绪。

图片

03

重视孩子需要  畅通求助渠道

     要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和面临现实困难的孩子,他们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内心波动。家长除了做好家庭方面的支持以外,还要积极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互通信息,相互提示与支持,共同关注和帮助孩子。此外,对于孩子提出的就医要求要予以重视,把握求助信号,及时帮助孩子获得专业干预。家长也可以自己拨打或鼓励孩子拨打心理热线,寻求专业建议。

 
上一篇:致家长:不为难老师,不打扰教育,就是对孩子.. 下一篇:润心行动|期末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师生家长不妨..
 
  友情链接
中心校地址:江苏省扬中市中兴路50号 电话:0511-8832149s5  后台管理
© 2019 扬中三茅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扬中市三茅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20669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