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就是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规则和道德,以其来约束、规范、激励自己的一言一行。通俗地讲,就是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自觉管理自己、约束自己,懂得自我克制,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自律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力。它是一种习得的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培养。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责任人,应学会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意义重大。
自律,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 父母自己自律:给孩子良好的榜样引领
自律的父母,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要想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律人先律己。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要变得更好,与孩子一起成长。别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优秀就不在乎,世上从来都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父母要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作出榜样示范,引领孩子从不自律走向自律。
即便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必须要走的,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并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取得成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胜于言教。不断进步优秀有高度自律的父母, 在前面引领,孩子会自觉不自觉地紧随父母身后,逐步走向自律。
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曾说过,“教育孩子时,不要用你的嘴,而是要抬起你的腿,走好你的路,示范给孩子看。”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请我们的父母做好自己,做一个自律的人,示范引领着孩子成长。
★ 培养孩子自律:让孩子的未来更美好
孩子不自律是本能,父母“让”他自律是本事。培养孩子,是父母的一项重要任务。虽有难度,但一旦让孩子养成了,后面父母就会省心很多。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很重要影响的,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走向自力、自强。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是父母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自律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成功。
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包括起床、吃饭、学习、玩耍和睡觉的时间;为孩子设定清晰的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让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管理自己的作业等;和孩子一起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教会孩子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并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有机会自己探索和学习。
当孩子展现出自律行为时,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适当的奖励;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活或其他责任,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并承担相应的后果;帮助孩子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故事、角色扮演、游戏和活动来教育培养孩子自律。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培养自律,各位父母要有耐心,要明白培养自律是个长期过程,为此,要努力增进亲子关系,保持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支持和鼓励,助力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 相得益彰:让家庭幸福生活更有奔头
父母和孩子通过相应的自律行为,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与孩子一起讨论并制定家庭规则;一起设定个人目标和家庭目标,共同努力实现它;一起规划家庭时间表,确保有时间进行学习、劳动和休闲;共同参与家务并有相应的分工;定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如登山、跑步或骑自行车等。
父母和孩子在相互自律的过程中,应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面对挑战,共同庆祝成就,共同培养情绪管理,共同反思和调整……共同成长和进步,从而创造一个和谐、温馨、有爱、进取的家庭环境。
父母和孩子都能做到自律,家庭氛围会更好,生活更有奔头,未来更可期!
心灵之语:自律是一种积极的品质,它有助于孩子的自我提升和成长。我们应通过多维渠道多种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自律水平,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