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双温暖的手,常常拉着我,在蹒跚学步和牙牙学语时,给我许多呵护。如今一双与众不同的手,它时常将我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可它没有具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却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关爱。
那双手,在我每次翻开书本时,便陪伴在我身边,只是我一直没有发现它。
它在我尚幼时就开始陪伴着我。幼时的阅读,是母亲口中有趣的文字与故事书中精美的故事插图。神笔、女娲、牛郎、狼外婆……它们似一幅幅锦缎上的刺绣,吸引着我。听着母亲嘴中绘声绘色的描述,稚嫩的我好像真的进入到插图中,与小动物们做着游戏。各种奇丽的寓言、美好的童话编织入耳,书中的王宫、魔法深深将我吸引,也让阅读的种子生根发芽。
上了小学以后,我开始了独自一人的阅读,但我并不孤独,因为那双手始终对我不离不弃,我似乎比之前握得更紧了,也正因如此,这段时期我接触到了不少名著。还记得第一次阅读《三国演义》,我就被里面“张飞长板桥大败曹军”“赵云孤身救阿斗”等故事情节震憾了,我宛如寻到了新世界大门开启的钥匙,便囫囵吞枣般地翻阅,对一些内容就算一知半解,也抵挡不了我读下去的兴趣。
但即便如此,这双无形的手,似乎在指引着我更深入地探索。那时,我摸索出了一些好的阅读方法。那段时间,我不仅常被书中惊险刺激、振奋人心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我的内心也随着一同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懂得读后的思考。
现在,临近毕业,这双无形的手时时刻刻关注着我,我的阅读内容也开阔起来。从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 到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古今中外的名著我都有兴趣。我真正认识到,阅读带给我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和宝贵的精神财产。时隔许久,当我再一次拿起那本《三国演义》,我感到这双无形的手仿佛已经刻在我的心里,我居然能够读懂诸葛亮那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有余却力不足的报国之心。还有那古之圣贤留下的短短几句话,却蕴藏着如此强大的力量。我被深深地折服了,对阅读产生了新的理解。
这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伴我成长。当我跌倒时,是保尔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告诉我,勇气与毅力是在无数次失败与跌倒后才会产生的。当我迷茫无助时,是圣地亚哥在《老人与海》里提醒我,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坚持与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当我对现实不满时,是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指引我,先接受并努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读书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还让我与先贤对话,提升了个人的素养。感谢那双无形的手,它已经成为我心灵的翅膀,带着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作者李沛宸,系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半岛卓立小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