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学习时间的长短,却忽视了孩子的学习效率。因为他们觉得,要想把成绩赶上来,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补课”。但是,上课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学校又会布置好多作业。每天连作业都做不完,哪来的时间去“补课”?于是,有的孩子不得不压缩睡觉的时间、压缩吃饭的时间、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把一切学习以外的时间都压缩到极致,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几乎达到了人的生理极限了,但进步仍然十分有限。对于这个问题,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学习的效率远远比学习的时间更重要。”
学习好的孩子,看书做题很轻松,总是会剩下很多时间,可以用来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学习不好的孩子,看书做题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难以完成,根本挤不出时间来提高自己,只会越学越痛苦。
于是,学习成绩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孩子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学的东西就越多。许多家长认为试卷和复习资料做得越多越好,见多识广就能稳操胜券。家长只要看见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忙的是学习,心里就觉得踏实。家长的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影响了他们对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
科学用脑与有效学习关系重大,不能科学用脑,学习过度就会导致大脑疲劳。大脑疲劳的产生,直接与大脑皮层的内抑制有关。由于长期学习,大脑皮层细胞会产生强烈的兴奋,其能量消耗会使兴奋性降低而转入抑制状态,或者扩展到周围区域,这就是疲劳或由疲劳引起的睡眠机制。大脑皮层若是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导致孩子心情郁闷烦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由于孩子不懂得用脑卫生,而有些家长又苛刻地要求孩子晚上不能早睡,早上不能晚起,导致孩子盲目地增加学习时间,但大脑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学习效率低下。孩子不能很好地安排时间与个人的一些不良习惯也有关系。例如,我们常看到有的孩子好像在学习,但经常是边学习边做其他活动,一心多用,这主要是因为从小没有养成珍惜学习时间的好习惯,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集中精力学习。其实这一不良习惯的养成与家长也不无关系,有些家长“关心孩子、爱孩子”, 孩子学习时,站在一边问这问那,一会儿递杯水,一会儿送点吃的,随意打断孩子的学习过程。还有的家长把电视声音开得很大,使孩子不得不边学习边听着电视剧、歌曲,久而久之养成了注意力不集中、一心二用,甚至边学边玩的不良习惯。我们常说“有张有弛效率高”,就是要处理好学习、休息、娱乐的关系,正是由于孩子在学习时不集中精力,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甚至老是做不完作业,把本来用于休息及娱乐的时间挤占了。


为了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家长要转变一些错误的观念,并切实对孩子加以指导和帮助。首先,家长制订的学习计划要有可行性,并且要考虑学校的教学实际;其次,要遵循科学的原则,时间安排要有张有弛,让孩子劳逸结合;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项,家长一定要做好监督指导的工作,并且要让孩子了解如此安排时间的理由。学习计划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不能放在一边不理。此外要让孩子意识到计划可以调整,但必须完成,前面的计划执行不好,很可能影响后面的事情,这样计划本身就失去了意义,时间也白白浪费了。家长制订的学习计划其实有一定的示范性,孩子在按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渐渐地就学会了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按照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安排学习顺序与时间。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学习任务的重要程度,常常是遵循家长和老师的安排。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每天把自己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按照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分类排序。例如考试测验列为重要而紧迫的事情;完成家庭作业列为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提高阅读能力列为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还有一类是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不做。这样来,孩子对学习任务一目了然,自然提高了效率。每个人都有生物钟,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在一天当中,一般早上和夜间学习效率高,下午和傍晚学习效率低。即使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也会出现心情好的时候学习效率高,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学习效率低的情况。但这些情况又因人而异,有些人早上学习效率高,有些人晚上学习效率高。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注意摸索自己的特点,掌握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然后把重要的学习内容安排到最佳时间里去学习,合理分配用脑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孩子形成良好时间观念的前提,孩子有了时间观念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起床、吃早饭要多少时间、下课后先做什么、几点睡觉等,都可以引导孩子作出合理的安排。对时间管理得越细,效率就越高。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充足的睡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安排学习时间时,首先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孩子有了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无论如何,家长都要保证孩子每天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夏季还要有适当的午休时间。千万不要以牺牲孩子的睡眠时间来换取学习时间,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最后,请家长朋友们务必明白一点:
如果孩子看上去特别勤奋,甚至牺牲了一大把玩的时间,可成绩还是有点不忍直视的时候,请不要先怀疑孩子的智商,一定要主动跟孩子沟通,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时间管理”这个环节滞后了。
如果是,快教教孩子这些时间管理的方法吧!
来源:义方家长(ID:yifangjiazhangjiaoyu),部分素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家长成长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