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社区家长网校
  新闻综合
  政策法规
  专家讲坛
  心灵驿站
  学科辅导
  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劳动教育
 
  视频百花园
 
 
 
  社区家长网校
首页 > 社区家长网校 > 专家讲坛 > 家庭教育  
 
你处理孩子坏习惯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人生
浏览:463次 时间:2023/12/22 10:42:56

昨晚闺蜜给我打电话,和老公大吵了一架。


两口子一着急,把手头能够着的东西,几乎全砸了个遍。


等我赶到的时候,只看见闺蜜坐在冰凉的地板上,倚着墙角正哭,而男人则在阳台上。


我走到闺蜜身边坐下,小声问她:


搞这么大阵仗,他有人了?


闺蜜听后推了我一把,不禁破涕而笑。


别瞎说,还不都是因为孩子。


看着一屋子狼藉,让我更觉得匪夷所思了:


这不是你两夫妻冲动的后果吗?跟孩子有啥关系?


原来,是她给孩子报了个周末研学班。


可早上该出发了,本来给孩子洗了要穿的研学服却找不见了。


孩子一着急,就把她刚因为换季收拾好的衣柜,翻了个底朝天。


白白收拾了不说,卧室的床上还重新堆起一座“小山”来。


谁知,他们折腾半天要找的那件外套,就“好好地”挂在门口的衣架上。


气得我闺蜜,上来冲孩子就是一顿数落:


  说了多少次“衣服别乱放,东西别乱扔”!


老娘累死累活刚拾掇好的衣柜,就这么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这时,在楼下车里等着送孩子的老公也坐不住了。


上来一听事情原委,却也觉得是闺蜜在小题大做


东西乱了,再收拾不就好了?


至于冲着孩子大呼小叫吗!


结果,她老公一边说,还一边把刚擦车用了一半的玻璃水随手放在了厨房灶台上。


看着父子俩前后一模一样的言行,闺蜜自然心里是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才有了开头上演的冲突一幕。


曾有机构对家长的“教养困扰”进行调研。


发现每位家长的回答中,几乎都提到了“孩子乱扔乱放”这一坏习惯。


但90%的父母可能都不知道:


你如何处理孩子身上的“坏习惯”,决定了他20年后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01

常有来访者跟我吐槽自家孩子身上的“坏习惯”:

写作业拖拉磨蹭、三心二意;

东西乱丢乱放,回头又找大人要;

房间乱到走进去甚至都能闻到一股子异味……

殊不知,这正是孩子懒散、不自律、专注力差的体现。

有空去教室看看孩子们的书桌就明白了。

那些学习不专注的孩子,哪怕座位被班主任特意安排到讲台两侧,桌子上也还是乱七八糟的。

等上课铃响了,才懒洋洋地捡起地上的书包,开始东找西找……

而“学霸”的桌子上面,从来都是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

这当然不是巧合。

总听到家长说:

我家孩子也不笨,为啥学习就那么吃力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

是孩子的思绪太“”了。

老师画重点,他在找错题本;同学在听讲,他在发呆走神;红蓝黑各色的笔有一大堆,可要用时却一个都找不到……

换句话说,一个习惯了乱扔乱放的孩子,很难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有清晰的规划

上学的时候,规划不好课业。

等到将来真的步入社会,也很难能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写道:

“我们做不到一辈子保护孩子,我们也不想这样做。

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训练和培养孩子自己有勇气、有力量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

但很多爸妈却不懂得该如何去训练和培养。

我们不妨就来看看顶尖学府北大是怎么做的?

每年开学季,北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必修课,既不是专业课,也不是社团活动,而是统一学习整理收纳



学会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

我们到底要如何去规划好自己的生活?

只有先把生活理顺了,养成好习惯,孩子以后的人生才会越走越好。




02

有研究发现:


孩子身上99%的生活习惯都源自于家庭。


就像我闺蜜她老公。


下班回家,第一个动作就是脱下臭袜子乱扔


还把玻璃水跟厨房里的油茶酱醋随意堆放在一起……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父母邋里邋遢,孩子有样学样。


父母干练利落,孩子才会伶俐!


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真正让孩子学会整理,并从中受益呢


这里教给大家一个适用于亲子整理的三字口诀~


好记又实用!


第一个字是“理”。


“理”,就是清理


哪些东西是孩子自己的,哪些又是大人的?


哪些书籍是学习相关的,哪些又是休闲的?


哪些衣物是经常要穿的,哪些又是过季的?


在孩子“清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放权


作为父母,不包办、不替代。


如此,才能培养孩子清晰的物权意识


此外,承担家务,也能让孩子变得更有责任感、归属感


第二个字是“舍”。


“舍”,即是取舍


在“清理”的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学会“减去”不必要的物品。


见过很多父母,自作主张“帮”孩子收拾,结果却因为丢了孩子在意的东西而吵得不可开交。


让孩子学会整理,其实是尊重他的个人空间和界限。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


引导孩子看到现在的状态,杂物多、不常用,堆积成灰……


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房间乱糟糟的、影响心情等。


第三个字是“定”。


“定”,便是“物归原处”。


好拿好放,一眼可见。


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规划生活的好习惯。


但具体怎么“定”,取决于孩子平时的使用习惯和方式


爸妈可以提供建议。


比如,把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放在最容易取放的地方;或者制作标签,按照不同类别去收纳等。



03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研究发现:


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而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居家环境往往十分干净整洁。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同样要求:从开学起,中小学生就要学习整理收纳。


养孩子,就像种树。


只有父母用对方法,孩子才能枝繁叶茂。


转自《钱志亮工作室》

 
上一篇:孩子是否信任你、亲近你,从这件小事上就能看.. 下一篇:你处理孩子坏习惯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人生
 
  友情链接
中心校地址:江苏省扬中市中兴路50号 电话:0511-8832149s5  后台管理
© 2019 扬中三茅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扬中市三茅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20669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