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主观性的教育,是具有局限性的,不是万能的,把控得不好,是有危害的。孩子外显的所有呈现,形成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其中必定有我们的原因。我们从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那么方向就对了。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想了些什么?我们对孩子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包办、替代太多呢?有没有溺爱、放任太过呢?有没有严苛、指责太多呢?有没有粗暴、干涉太过呢?
这就是内观、自省!观着,观着,我们就会慢慢地冷静,慢慢地明白。原来,学习与成长,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需要!学习与成长,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这是一个渐变有序的过程。除了孩子自己,谁都代替不了!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学习成长揽过来了,把它完全变成了父母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有困惑,就会表现出许多所谓的“问题”。我们自己的内心也会焦虑不安。
怎么样把握好放手与引导的尺度,既能很好的保护孩子成长的自主性,又能有效的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