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教育者,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将直接决定他们人生的高度。良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孩子在成长路上少走弯路。

今天给大家分享人民日报推荐的8个黄金教育法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几条小鱼放在鱼缸里,好几年了,还是那么小,有一天,鱼缸被打破,就把它们养在院子池塘里,没想到这些鱼竟然疯了似的长得很大。
孩子就像那条小鱼,我们给他的空间多大,他就成长得多大,如果我们总是把他养在温室里细心呵护,那他们永远学不会经历风雨。
学会放手,在可控的范围内,多给孩子能够自己掌控的空间,让孩子有足够的自由探索机会,孩子才会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一至六年级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然后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
八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性格活泼开朗,更善于与人打交道。
有人可能会质疑,这些学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事实的真相却是,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罗森塔尔效应”给家长最大的启示是,大人的期望和鼓励,会改变孩子的命运。“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多给孩子鼓励,你会发现他们慢慢变得优秀。
在水里放一堵玻璃墙,鲸鱼和食物各放在一边,一开始,鲸鱼猛烈地撞击着玻璃,后来它终于发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段时间后,它不再撞击了。即使把玻璃墙拆了,鲸鱼还是如有玻璃墙时一样,只在自己那边活动。
人的行为正如这个故事一样,在一段时间或一些重复的经历后,就被固定起来,形成了习惯。我们想要孩子变得优秀,就一定要培养好的习惯,就要不断带孩子强化形成习惯的行为。
比如每天阅读、跑步、早起,而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最好方式就是跟孩子一起做,身体力行影响孩子。
假设一个公园,没有假山或屏障,没有曲折的道路,我们从外面就能一览无遗,那你就不会对它有多少兴趣。相反,正是有了这些,我们才愿意进去了解了解。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之一,它们不会将任何事情视作理所当然,而是倾向于亲身体验。无论环境再怎么变幻莫测,它们照样可以找到食物,了解危险,坚强地生存下来。

从十万个为什么开始,我们就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这种好奇心指引孩子对世界进行探索,发掘自己的潜能。用耐心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孩子思考,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可能就是他潜能所在之处。
在一个关于“你长大了想做什么”的调查中,92.7%的学生是读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仅有7.3%的学生是周游世界、到外星球工作等回答。那么他们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呢?
显然,梦想被现实局限住了,而梦想是我们对人生的美好期待,是一种努力向前的信念,它可以给我们带来面对困难的勇气。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梦想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牵引力,鼓励孩子追梦会使其产生强劲的内驱力。即便梦想遭遇挫折,孩子也会勇敢前行,像爱迪生、达尔文、毕加索的童年时期,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华丽的梦想,才成就了他们以后伟大的功绩。
孩子的梦想需精心呵护,有了父母的支持,才能让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当我们给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交代一件事时,不要着急教他怎么去做,你只需要告诉他应该做成什么样就行了,必要时,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提醒。至于方法,让他们去想好了。而在这期间,我们只需要鼓励鼓励再鼓励。
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北风张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徐徐地吹,直到风和日丽,行人都脱掉大衣。这就是著名的南风法则,也叫温暖法则。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
教育孩子亦是如此,一味批评,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不听话。孩子犯错在所难免,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教导孩子。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用安慰代替责骂:“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就好啦。”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用鼓励代替苛责:“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考试的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只要掌握了没有学扎实的知识点,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给孩子足够的关爱与温暖,用和风细雨的教育方法,远比独断、粗暴的惩罚,更能起到效果。
人有无耐心,表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另一个是,能够等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到来。这中间,区别就在于,一个不等,一个可以等。这个等,就是耐心。
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必须第一时间满足。否则就会撒泼打滚,又哭又闹,让父母束手无策。归根结底,就是父母缺乏对孩子延迟满足的培养,让孩子丧失了耐心。
有研究表明,如果孩子从小就有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他在长大以后取得成就的可能性更大。
从小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家长可以尝试“三分钟游戏”,孩子想要某样东西,就让他忍耐三分钟,三分钟以后再满足。适应三分钟以后,再一点点延长时间,经过长期训练,孩子的忍耐性就会得到极大提高。
儿童所受的惩罚,正是他的过失带来的自然结果,这就是自然惩罚。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的过失,不可能由别人来承担。
家长如何巧妙地使用“自然惩罚法则”?
首先,家长先衡量孩子犯错误的风险值。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体味到犯错的苦果,自我反思进而改正。

但是,结果一定是孩子能承受的。如果家长根据个人经验,衡量出孩子犯的错误,是毁灭性的,或者可能会造成阴影,就要及时阻止。如果孩子犯的错误很小,风险值不高,就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让他承担错误。
其次,要包容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保护。大人阅历深,对某些事情可能会带来哪些结果,往往是心知肚明。但是孩子年龄小,还是需要闯一闯。整个过程中,他们会犯错误,家长也要用积极的态度包容他们,不要站在旁边看笑话。只有给孩子鼓励,孩子才有重新站起来,知错改错的勇气。
在孩子成长的这条道路上,充满了未知,充满了荆棘,也充满了惊喜。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探讨更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一起做孩子的引路人,一起助力孩子们培养自律、自信、乐观的品格,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向阳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