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女儿派原创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我却一度以为,我的女儿是来讨债的。
以前还算温顺乖巧,可自打她上了五年级,脾气就越来越犟。她经常用零花钱偷偷买垃圾食品吃,以前还只是偷偷躲在房间或者在外面吃;有一次我看到后,批评了她一顿,她还顶嘴说:“你还时不时吃外卖呢,有什么资格让我戒掉垃圾食品。”有次放学回家,我随口一问:“今天作业多吗?别又磨蹭到11点哈。”到后来,每天放学回家,女儿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除了吃饭时间几乎就不出房门。为了跟女儿和平相处,我开始各种听专家课、看育儿书,这才发现,原来是我和女儿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这半年的时间里,我反复推敲、认真学习,并将所学付诸实践。
共情式沟通
从前的我想到什么就立马说什么,完全不顾及女儿的感受。但我却忽视了,女孩普遍自尊心比较强,也更容易敏感、情绪化。也就是站在孩子立场,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想法,然后帮他们解决问题的根源。
有一次,女儿在研究一道数学题,整整2个小时都没有做出来,在那边愁眉苦脸。
“让妈妈看看你的题,哎你还别说,这题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挺难的。”
“其实妈妈小时候数学特别差,连鸡兔同笼学了半个月才学会,你比我强多了。不着急,咱慢慢来哈。”
女儿听后,很意外地看了我一眼,十几秒钟后,轻轻地“嗯”了一声。
有天晚上,女儿情绪特别低落,还跟我说明天不想上学了。
我问了半天原因,她才吞吞吐吐地告诉我,班上几个男生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她真的感觉很难受。
“原来是这样,妈妈以前也被同学起过外号,那滋味真的不好受,我特别理解你。
没关系的,不想上学咱就不上,在家好好休息一天;你要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妈妈现在就给老师打电话说明。
你自己选,怎样妈妈都支持你。”
女儿回屋纠结了半天,最后选择了让我给老师打电话,彻底把这件事情解决了。当你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到孩子的情绪,关注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感觉到被爱,被关心,才能在亲子关系里体会到温暖。
教练式沟通
曾经,女儿但凡犯了什么错误,我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训斥她一通。可后来我才明白,动不动就指责的父母、只会让女孩敏感脆弱的内心更加受伤,越发压抑、叛逆。所以,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不妨尝试一下“教练式沟通”。要点就是——先倾听,后提问,用提问的方式去引导对方自己进行思考。这样就不会给人带来指责的意味,也不会令人反感和不适。
女儿上六年级时,正是小升初的关键期。
但令人苦恼的是,女儿迷上了追星,她不仅关心偶像的每一张CD,每一部电视剧,每一个生活日常,还会熬夜为他打榜投票,耗费了大量精力。
有一天,我看女儿吃饭时还在刷票,便温和地跟她聊了起来:“你为什么喜欢XX啊?”女儿开始如数家珍:“因为他长得帅,业务能力也好,性格也很温柔,还很有素养......”我附和道:“确实很优秀呢,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女儿愕然,想了一下说:“我也想成为像哥哥一样优秀的人。”我又接着说:“想成为XX这样的人可不容易呢,一定要从小就开始努力,你说呢?”没过几天,女儿果然不再像之前那么疯狂了,而是慢慢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学习上。
某天放学,女儿忽然跟我说,想养一只小狗。
我下意识想要脱口而出:“养什么养,养你一个就够累了。”
但话到嘴边又收回去了,我假装淡定地问她:“咦,为什么呢?”女儿解释说:“因为今天小云给我看了她家狗狗的照片,太可爱了,我也想要一只!”我说:“养是可以养,不过养狗狗很麻烦的,你要自己负责早晚遛狗,还要给他洗澡,捡屎擦尿,可以吗?”我连忙趁热打铁:“你要是实在想跟狗狗玩的话,妈妈周末带你去狗咖怎么样?”一个很容易引起亲子矛盾的话题,就这样被我轻松几句话化解了。
松弛式沟通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之所以我和女儿的关系变僵,大约就是经常用控制和命令的语气,把氛围变得僵硬和对立。
寒假的时候,我们全家要去三亚游玩。
前一天晚上,我特意嘱咐女儿带好身份证,结果当天到了机场,女儿找了半天,扭捏地告诉我忘带了。但这次我一遍遍深呼吸,不停地劝告自己,错误已经酿成了,再怎么埋怨孩子也是于事无补。
“没关系,当务之急是要怎么解决,咱们分头去问问工作人员怎么补救吧。”
后来,我们在机场帮女儿申领了临时身份证明,成功登了机,这趟旅程也特别愉快。
有一次,女儿平日特别擅长的语文没考好,只得了六十几分。
她回到家,犹豫了半天才把卷子递给我签字,满脸都是忐忑。我看了一眼卷子,知道女儿已经尽力了,反倒鼓励道:“这么难的题能考60多分很了不起了,我们晚上去吃火锅吧!”
“为了庆祝你第一次考60多分,解锁人生新体验呐!”
女儿使劲点了点头,那一刻,我在她的眼里看到了信任和感动。其实,松弛式沟通,就是用温柔的言语给孩子传达爱、信任和接纳,从而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安全感。
肯定式沟通
我看过很多长大后自卑、婚姻不幸福,甚至与父母决裂的女孩案例,发现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没被父母认可过。其实,女孩的人生总是承载着更多苛刻的审视,她们渴望被人认可、渴望被人看到。父母的鼓励和肯定,就是女孩成长的养料,更是增进亲子关系的灵丹妙药。
某天吃完晚饭,女儿破天荒地喊我出去散步。
她扭捏地张口:“妈,我们班级要组织班干部选举,我想竞选文艺委员。”女儿:“可是我没什么才艺啊,也没什么优势,我真的能行吗?我说:“宝贝,首先你能有这个想法,就已经比妈妈棒了,想当初妈妈连报名都不敢呢!还有,谁说你没什么优势的?你自信、阳光、乐于助人,人缘特别好,这还不算优势吗?”后来,女儿虽然没有当选文艺委员,但是却成功展示了自己,被选为了组织委员,也是很不错的结果。

去三亚玩的时候,我们全家一致决定,把这次旅行计划统筹的任务交给女儿负责。
“宝贝,这件事情你负责的真好!”
“哇,你选的这家餐厅真好吃!”
我也微笑着对她说:“你这个路线也太有创意了,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么多美丽的风景!”一路以来,女儿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开朗,我们谈天说地,聊感受也聊理想。如今,女儿已经成功升入初中,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了。我们会一起聊天、八卦,分享彼此的生活,她还会跟我讲自己的少女心事,宛如一对姐妹。父母常说“良言妙语”,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愿意走近你。点个“在看”,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用心修炼语言的艺术,我们跟孩子的亲子关系也将在爱的滋养中,得以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