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社区家长网校
  新闻综合
  政策法规
  专家讲坛
  心灵驿站
  学科辅导
  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劳动教育
 
  视频百花园
 
 
 
  社区家长网校
首页 > 社区家长网校 > 专家讲坛 > 家庭教育  
 
暑假到了,如何不打不骂不没收,让孩子主动放下手机?
浏览:225次 时间:2023/11/20 8:55:54
昨天后台被轰炸了!

分别在11点、12点、凌晨1点、2点,收到了来自五湖四海妈妈们的熬夜哭诉。

原因出奇的一致:陪孩子写作业。

暑假作业出奇的多,不想让孩子再到暑假的最后赶作业了,可孩子压根就不配合,每天一刷手机就好几个小时,写作业的时候就磨磨蹭蹭。

为了这事,很多家长都在后台咨询过,为什么我费尽力气,看着他管着他,一步步跟着他还是这么的磨蹭,拖延。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磨蹭,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管太多”。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该管,而是管的方式有误区。


 越催越慢,越慢越催

可能误犯了超时效应

心理专家胡慎之曾说过一段话:

妈妈越催促,孩子动作越慢,系鞋带、吃饭、写字,都越来越慢。

这个就是心理学常说的超限效应

图片

简单来说是指由于某件事或某些话对人的反复刺激过多、过于强烈,让人产生了逆反心理。

孩子做一件事磨蹭的原因,有很多:

一种是孩子真的不会做;
一种是孩子不愿意去做。

无论是哪一种,被反复催促之后,孩子心里都是又焦灼又委屈,与其反复被说,还不如干脆摆烂,跟爸妈无形的抗争,也是他能做出的唯一反击。
其实不止是孩子,我们大人在弄不好东西,被反复催催催时,心情也是非常烦躁的。

图片

曾经听过马克吐温的一个经历,跟这个心理学效应非常相似。

马克吐温曾听一场演讲,演讲的内容十分精彩,马克吐温很感动愿意为此捐款,到这本可以结束,但演讲仍在继续,

再过10分钟,讲师还在催促大家捐款,马克吐温听的很不耐烦,本想捐款的数额也选择减半;

再过了10分钟,讲师继续催促大家捐款,马克吐温改变了计划,取消了捐款。

这也再次说明,催,有用,但总催只会起反作用,催多了就成了唠叨。

孩子拖拉磨蹭,与其一遍一遍的催促,两败俱伤,不如坐下和孩子聊聊,他为什么不想做这件事,以及他害怕的难点在哪。

明确真正的原因,引导孩子和我们一起去思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标越大,定位不准

尝试下定位速效效应

很多仙妈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一幕。

孩子坐在桌子前,一会摆弄下笔盒,一会玩手机,一会翻翻书,一会吃东西,一会喝水,隔个几分钟就要上厕所。

图片

我们这边都要崩溃了,孩子那边还无所事事。

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想完成,而是太多太杂了,就像在孩子面前摆了一座五行山,压得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努力。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就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这种现象:

参与实验的学生被分为3组,分别前往10公里外的村庄。



定位速效效应





第一组的学生,由于不知道村庄在哪里,跟着向导走不到两三公里,就开始叫苦,走了一半,抱怨的学生越来越多,负面情绪迅速蔓延,到最后,整个队伍情绪低落,溃不成军。


第二组的学生,事先知道目的地在10公里外,只是走的途中没有任何路标,他们只是跟着向导走,根本不知道走到哪里,还有多久,因此也有人开始抱怨,行走的速度越来越慢。


第三组的学生,情况截然不同,他们不仅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还能看到路牌,心中有数,走得也很顺利,最终全员完成任务。



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定位速效实验”。

能看出,孩子的磨蹭和实验中的那些学生是一样的,阶段性目标不明确,看不到希望,不知道往哪走,会让孩子失去信心,越走越慢。

我们可以尝试着带着孩子把科目分门别类的做好,每科每天要完成的内容制定好,在孩子能够完成,又能够获得成就感,给他们专门的时间放松。

有一个我用了很多年的方法,就是给孩子做一个奖励累计值。

图片

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都能获得一个小奖励,几次的小奖励可以兑换一次自由选择出去玩的机会,孩子学起来也很起劲。

随着年龄增大,你可以把这种机制转移给孩子自己,让他学会自我监督和自我奖励,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面对很难的事情,也能有勇气去面对。


正向施压,敢于承担

尝试下自然惩罚法则

除了这些以外,有时候,我们也要对孩子“狠一点”,这不是说不管孩子,更不是完全放任,而是在孩子迟到、没写作业时,学会让他为他做出的事情负责任。

上个月,我一个大学同学笑笑跟我说过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刻。

今年暑假,她给女儿报了个兴趣班,但女儿每天上课都迟到,无论她多么有耐心的叮嘱孩子,多么早出门做准备,孩子还是会磨磨蹭蹭、漫不经心。
 
图片

几次下来,母女俩争吵不断,补习班老师也是多次找到笑笑,沟通关于她家孩子迟到问题,直到有一次,她跟老师说:

“老师,孩子总迟到我觉得问题很严重,我会再次说她,你也可以直接给她叫到办公室跟她正面沟通下。”

老师听了笑笑的建议,尝试了下,把笑笑女儿叫到办公室严肃批评,并要求孩子写下一封检讨书。

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笑笑女儿完全变了,每天自己准时站到门口去等着,再也不迟到,也真的把迟到问题当作了自己的问题,不再当作妈妈的唠叨。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挡在前面,去帮助孩子选对路,避免他们付出代价,但我们也会常常忽视了,让孩子担起“责任”的重要性。

有些时候,只有让孩子知道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他才会愿意主动去修改。
 
上一篇:“我是怎么考第一的?”一位尖子生的演讲,值.. 下一篇:【家长课堂】高质量陪伴孩子度过暑假的8条建议..
 
  友情链接
中心校地址:江苏省扬中市中兴路50号 电话:0511-8832149s5  后台管理
© 2019 扬中三茅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扬中市三茅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20669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