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社区家长网校
  新闻综合
  政策法规
  专家讲坛
  心灵驿站
  学科辅导
  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
  劳动教育
 
  视频百花园
 
 
 
  社区家长网校
首页 > 社区家长网校 > 专家讲坛 > 家庭教育  
 
父母陪伴孩子的几个级别,你属于哪一级呢?
浏览:158次 时间:2023/2/6 14:36:05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普通陪伴:“任务目标型”陪伴

很多家长给孩子的陪伴都属于这个级别,比如孩子把作业当任务,你把陪孩子写作业当任务。这类陪伴往往有明显的目的、目标,就是督促孩子把作业写好,把手工做好,把画画好,把琴弹好,把书读好,甚至是把雪人堆好、把游戏玩好……这个“好”就是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基本感受不到什么乐趣,更多的是不耐烦,不满。当陪伴变成了监督和考核,甚至变成一场冲突,双方就会赶紧盼着早点结束。


这种普通陪伴型家长往往有一种忽视是:“通过重视来忽视”。重视的是一切外在形式和标准,比如考试成绩、兴趣班考级、读书练字懂礼貌之类,这些重视有他的好处,因为孩子也会在其中获取某些知识。只是这样的重视绝对不能单一,孩子内心是敏感的,他知道你喜欢什么就会发展出什么让你喜欢,从而忽略他自身真实感受。

 

譬如孩子如果把成绩作为获得认可的单一标准,就不会开阔视野,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会强烈自卑。当你特别重视你重视的部分,你就正在通过重视孩子而忽略他这个人,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常常有“无意义感”,总觉得不被理解。因为周围人包括他自己都在重视成绩,而没人在意他内心的想法。一个“不被看到真实自己的人”会感到很自卑和失望。




高级陪伴:“聊天感受型”陪伴

这一类家长陪伴孩子的形式也由行为变成了语言,就是和孩子经常聊天、谈心。除了谈那些让孩子心烦的作业和成绩,还会有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心情、兴趣爱好,以及无目的的闲聊。当孩子愿意同你聊天,甚至彻夜谈心,反映了你们关系还算融洽。可以说:“没和孩子聊过天的家长是不合格的”。

 

聊天型陪伴的标准是“无压力”,最忌讳的是“投射”,外部表现是“讲道理”。比如聊着聊着,你就在告诉孩子该怎么办、如何为人处世、结交怎样的朋友、怎样学习效率高、如何树立远大理想之类,有时情绪还会慷慨激昂,变成了自我陶醉的演讲,孩子成了听众。感受属于内在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情绪属于外部表现,较为单一明显。通常而言,感受与情绪是一致的,但在压抑或未被觉察的时候,则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

 

最高级别的陪伴不仅仅是情绪、行为、语言的陪伴,而是感受在一起。这样的聊天就不再是陪伴,而是或强硬或委婉的“授课”。你们的关系也不再平等,而是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前辈晚辈关系。口头语也变成了“我觉得”、“你应该”、“其实”、“但是”、“这样会更好”之类,你潜意识目的是“孩子要听我的才对”,换句话说“孩子是错的”。此刻,你就正在用总结人生经验的方式进行投射,这样和孩子沟通是无效的。


转自《亲子教育秘籍》


 
上一篇:开学收心啦!五个“时间”锦囊分享给家长和孩.. 下一篇:致新年:培养一个优秀自信的孩子,从放下这7件..
 
  友情链接
中心校地址:江苏省扬中市中兴路50号 电话:0511-8832149s5  后台管理
© 2019 扬中三茅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扬中市三茅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20669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