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991次 时间:2023/3/19 12:04:34 |
 |
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幼儿们入小学前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年。幼儿们即将告别幼儿园生活,成为一名小学生。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们不免开始产生焦虑,幼小衔接该从何入手呢?怎样帮助小朋友做好入学准备呢?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它不是一种表面化的口号或形式,而是一个综合、严谨且较为漫长的过程。
幼儿园时期的教育主要是进行入学前的教育,即在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同时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也就是从入园开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幼小衔接绝对不是只让孩子学学拼音,认认字学会10以内20以内的算数这么简单的事情,主要在于这几个方面: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习惯的养成是最重要的,孩子有没有养成安安静静的专注读会儿书,写会儿字的学习习惯,这些是在上小学前的半年一年内,必须陪着孩子一起养成的。
小学更开始关注孩子的规则意识,道德行为的培养等等,提前跟孩子一起学习说话要举手,坐姿端正等等纪律,孩子完全可以适应。
很多孩子每天晚上11点睡,早上10点多才起床,小学阶段的作息时间的培养,也是搞定幼小衔接的关键,提前三四个月,让孩子按照小学的作息习惯适应起来,早起早睡,做到以上几个方面,轻松搞定幼小衔接。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生节点。作为家长的您,是否了解幼小衔接呢?该如何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呢?让我们共同学习起来~
总的来说,身心准备主要是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
1.建立积极的入学心态。
2.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3.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
4.树立强烈的自信心。
5.培养幼儿喜欢运动的习惯,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提供各种体育器械或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和体育活动,鼓励、支持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在生活准备方面,家长们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习惯:
1.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任务意识。
2.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3.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孩子的耐心与专注力(请不要让孩子在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进行读、写、画,不让孩子过多的接触电子产品)。
在社会方面的准备,家长朋友主要注意以下三点:
1.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合作。
2.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
3.注意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主动与同伴、老师问好。
在学习方面的准备,既不是让孩子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也不是让孩子学会加减法,而是培养以下能力和习惯:
1.逐步调整一日生活作息。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4.在家里承担一定量的劳动任务。
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而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和过渡!
父母应当以积极、从容的心态,
帮助孩子科学衔接,
切莫用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
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每个孩子都是有发展潜质的,
唯有信任和鼓励,
才能让每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
 |
|